足迹
盛唐华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汪伦大喜,拱手致谢:“早就听太白兄说过,太子府的侍卫统领吕奉仙是边塞骁将,拥有以一敌百的武力,有他看守这笔钱,肯定不会出现差错。”
    商议完毕,汪伦悄悄离开戏苑,李瑛则返回了太子府。
    李隆基已经进了套,随着他和杨玉环感情的加深,将来很可能会逐渐的“君王从此不早朝”。
    李瑛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拉拢人心,笼络党羽;四处搞钱,积蓄实力。
    ……
    长安城内有三个皇宫,分别是被称作“西内”的太极宫、“东内”的大明宫,以及被称作“南内”的兴庆宫。
    兴庆宫由李隆基修建,西边挨着长安东市,东边挨着春明门,与长安东城墙连为一体。
    为了方便兴庆宫和大明宫之间的联系,开元十一年,李隆基又命工部顺着长安的东城墙修建了一道宽两丈的夹墙,将东内和南内连接了起来。
    这样的话,李隆基可以不用抛头露面,就能从大明宫搬到兴庆宫。
    今天天色未亮,李隆基就带着高力士、林招隐、尹凤祥等人从大明宫温室殿搬到了兴庆宫南熏殿,北衙六军的防御重心随即从大明宫转移到了兴庆宫。
    所谓的北衙六军,指的是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武军,每军六千到八千人不等,平日驻扎在太极宫的西内苑,主要任务就是拱卫皇宫的安全。
    与北衙六军相对的是“南衙十六卫”,他们的办公场所在位于太极宫南面的皇城之内。
    南衙十六卫之中的左右监门卫负责长安城各门的镇守,其中右监门卫把守长安十二城门,左监门卫掌控“三大内”的所有宫门。
    因为左监门卫肩负着把守皇宫大门的任务,所以李隆基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最信任的高力士。
    今天是千秋节休沐的第二天,李隆基依旧不用上朝。
    移驾来到兴庆宫吃过早膳,李隆基就在高力士的陪伴下来到“龙池”钓鱼。
    钓竿虽然支了起来,但李隆基满脑子都是杨玉环的身影,好几次提起鱼竿来一无所获。
    “混账!”
    李隆基恼羞成怒,跳起来直接将鱼竿撅折,扔进了池子里:“派人把龙池里的鱼全部捕光,杀掉送给百姓!”
    “圣人息怒。”
    高力士急忙上前搀扶着李隆基返回南熏殿,心中知道他是为了杨玉环烦恼。
    “小的们,拿渔网来捕鱼,犒劳百姓!”
    高力士一边搀着李隆基,一边装模作样的吩咐了几个干儿子一句,圣人的话还是要做做样子的,否则便是抗旨欺君。
    回到南熏殿,李隆基依旧烦躁,看了几篇中书省送来的奏折,便扔到了一旁。
    “朕看李林甫和牛仙客是不想干了,什么事情都来请示朕。传朕旨意,改中书令为右相,侍中为左相,各司其职。谁干不好,朕砸谁的饭碗!”
    “喏!”
    高力士立即找来自己的义子张宝善,让他去皇城各个衙门传旨。
    既然皇帝搬到了兴庆宫,那么三省以及御史台也就不用再留在大明宫办公,而是搬回了太极宫外面的皇城之内。
    到了中午,李隆基闹情绪不吃饭。
    高力士心疼不已,柔声劝谏:“大家,你就吃点吧,何苦为难自己?”
    李隆基叹息:“上苍待李三郎何薄?为何要让杨玉环成为朕的儿媳,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茶饭不思啊……”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utxt.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