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张多肺结节报告单(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证型诊断:气虚痰瘀互结证。
    六、诊疗方案
    治法:益气化痰,祛瘀散结。
    方药:补肺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软坚散结之品。
    七、选方用药
    -补肺汤:黄芪3og(补肺气)、党参15g(益气健脾)、白术12g(健脾燥湿)、茯苓15g(健脾渗湿)、甘草6g(调和诸药)、杏仁1og(降气止咳)。
    -桃红四物汤:桃仁1og(活血化瘀)、红花1og(活血通经)、当归12g(养血活血)、川芎1og(行气活血)、熟地15g(滋阴养血)、赤芍12g(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12g(养血柔肝)。
    -化痰软坚:陈皮1og(理气化痰)、半夏1og(燥湿化痰)、浙贝母15g(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夏枯草15g(清肝泻火,散结消肿)、牡蛎3og(软坚散结)、鳖甲15g(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穿山甲6g(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昆布15g(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15g(消痰软坚,利水)、苏子1og(降气化痰)、莱菔子1og(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祛瘀消症:三棱1o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1og(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八、方剂来源
    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功能补肺益气;桃红四物汤由《医宗金鉴》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功在养血活血。合方加减以益气化痰、祛瘀散结,配合软坚之品,针对气虚痰瘀互结之肺积(肺结节)。
    九、具体处方
    黄芪3o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杏仁1og陈皮1og半夏1og桃仁1og红花1og当归12g川芎1og熟地15g赤芍12g白芍12g三棱1og莪术1og浙贝母15g夏枯草15g牡蛎3og(先煎)鳖甲15g(先煎)穿山甲6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苏子1og莱菔子1o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医嘱:避风寒,调情志,忌辛辣油腻之品,定期复查肺部ct,不适随诊。
    处方的详细解读
    一、各味药物解读
    1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现代药理研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2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现代药理研究:能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3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研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有强壮作用;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4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有镇静、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降低胃酸含量、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5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有镇咳、祛痰作用;能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还能解毒,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6杏仁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utxt.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