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两人情谊深厚,交往长达二十余年,姚广孝也将席应珍视为至交好友。”
“指出县官过失,督促县官放粮食,灾民生计问题得以解决。”
但姚广孝拒绝了一切的福利待遇,统统不要。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感受到了被抛弃的痛苦。
因为姚广孝离经叛道,鼓动王爷造反,不守君臣之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朱允去向的谣言越来越多。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逝世。”
可是,皇上灭了方孝孺的十族,这也是他的错吗?
故乡的拒绝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自此以后,他白天穿官服,照样上朝,晚上就换上僧服,吃斋念佛。
“同年五月,燕军无法攻下济南,士气衰减,兵将疲惫,姚广孝遂写信让朱棣将燕军带回。”
“姚广孝回京后,继续任职太子少师,受命辅导太子朱高炽和皇长孙朱瞻基。”
“姚广孝虽未受官,但此次赴京让他得以与不少官宦和高僧结交,增添了其成就事业的雄心。”
不仅如此,他年轻时的好朋友也关着门不愿相见。
一心想在名利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为此不惜鼓动朱棣起兵造反。
好友只托人捎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穷人不与富人相交。
最终的结果,姚广孝成功了。
“并下令要求姚广孝蓄,恢复其姓氏姚,赐名广孝。”
姚广孝知道一旦造反,无论成败都是千载骂名。
可是,《永乐大典》修好了,他仍然没有见到庇护朱允的得道高僧。
这个时候,他就只能请求姚广孝帮助。
“洪武八年,朝廷下诏命通晓儒学的僧人出仕为官。”
“往后,姚广孝辗转不同佛寺,先后在杭州天龙寺、留光寺和普庆寺担任住持。”
纵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永乐帝之所以胜利,固然与其卓越才能有关。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最终成书皆令朱棣大为满意。”
“朱棣夺权成功,从而推动了明初政治格局转变。”
“还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后世推测密谈内容或与靖难夺位相关。”
“姚广孝涉猎广泛,对儒、道乃至兵家之学都颇感兴趣。”
修撰《永乐大典》的时候,他就请姚广孝出山相助。
“这一解释令朱棣和将士大受鼓舞,朱棣的顾虑得以消除,决意动靖难之役。”
“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朱棣便以他事为由禁锢溥洽。”
“元末年间,姚广孝出生于苏州相城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和长兄皆行医为生。”
“姚广孝见此,便告诉朱棣这一现象是因为有飞龙在天,是吉兆的象征。”
他那时看了姚广孝一眼,姚广孝的眼神仿佛是说放心没事的。
“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utxt.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