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卧槽林翌和高贯也太牛了(第3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我倒是希望他多送点男人过来,也好扩充一下雅兰城的施工队。”
    “好在雅兰城的施工队现在已经扩充到500人了。”
    “因此雅兰城一期工程已经提前竣工,并且已经把矩形外城的长边扩展到了30丈。”
    “还有海藻湾,已经证明冬季确实可以通航!”
    “只有雅兰河口和内港,在靠近海岸的浅水区出现了些许薄冰和浮冰,”
    “但对大型商船的通航影响十分有限……”
    “太好了!”
    李国助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到不能自已,
    “看来今年我可以晚些回去过年,然后也可以早些回来了!”
    高兴了一阵,他又催促道,
    “诶,继续说啊,永明1617式造出多少了,还有加工膛线的机械有眉目了吗?”
    “永明1617式已经造出了400套,人手一支还差不多,每人一套还差得远。”
    “加工膛线的机械也有了,跟风箱似的,要靠人力反复推拉多次,才能达到加工要求。”
    “但效率还是比手工加工高得多,不过林翌说那东西只要再稍加改进,”
    “便可用水力或蒸汽机驱动,加工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
    “卧槽!林翌和高贯也太牛了!”
    李国助高兴到飞起,一蹦三尺高,
    “居然这么快就搞出了加工膛线的机械,还在想着自动化!”
    不怪他会如此兴奋,虽然没有看到林翌和高贯合作搞出的那种加工膛线的机械。
    但听颜思齐的描述,李国助已经可以想象到,
    那机械应该跟英国人在19世纪搞出的多点拉削机差不多。
    他前世看过那种机械的视频,就是靠人力推拉加工膛线的一种简单机械,
    操作方法确实很像双作用活塞式风箱。
    但就是那样简单的工具,却使线膛枪实现了量产。
    最让他吃惊的是,林翌居然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用水力或蒸汽机驱动那种工具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风箱能用水力和蒸汽机驱动,操作方法相似的多点拉削机自然也能。
    可问题就在于,原本的历史上,这可是19世纪才出现的技术啊。
    林翌和高贯两人怎么可能在17世纪初,于七个月内就琢磨出来的?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yutxt.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